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防:阻止;甚:超过。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水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基础信息
拼音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shuǐ
注音ㄈㄤˊ ㄇ一ㄣˊ ㄓ ㄎㄡˇ,ㄕㄣˋ ㄩˊ ㄈㄤˊ ㄕㄨㄟˇ
感情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统治者。
近义词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流离琐尾(意思解释)
- 色飞眉舞(意思解释)
- 骨肉离散(意思解释)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解释)
- 穷乡僻壤(意思解释)
- 刑期无刑(意思解释)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释)
- 仰屋著书(意思解释)
- 夫唱妇随(意思解释)
- 十全大补(意思解释)
- 营私舞弊(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命与仇谋(意思解释)
- 异途同归(意思解释)
- 婆婆妈妈(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改恶向善(意思解释)
- 沉鱼落雁(意思解释)
- 纷红骇绿(意思解释)
- 轰轰烈烈(意思解释)
※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的意思解释、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手遮天 |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
训练有素 | 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 |
鬼怕恶人 | 比喻凶恶的人惧怕更凶恶者。 |
悬而未决 | 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
自己人 |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内人。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处实效功 | 处:办理。效:效验,效果。功:功绩,成效。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讲究功效。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
辞简意足 | 简:简要;足:充实,完备。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角巾素服 |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引领翘首 |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
斗转星移 | 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临危授命 |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
天下为一 | 一:统一。指国家统一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
忠果正直 | 忠诚果断,持正刚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