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意思
xiǎozhàngshòu,dàzhàngzǒu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杖:用棍子打。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小菙则待笞,大杖则逃。”

例子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4回:“古人有云: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此不过谓一家父子之间教训督责,当父母盛怒之时,以大杖加来,或受重伤,反使父母……”


基础信息

拼音xiǎo zhàng zé shòu,dà zhàng zé zǒu

注音ㄒ一ㄠˇ ㄓㄤˋ ㄗㄜˊ ㄕㄡˋ,ㄉㄚˋ ㄓㄤˋ ㄗㄜˊ ㄗㄡˇ

繁体小杖則受,大杖則走

感情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人对父母的态度。

近义词小受大走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意思解释、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治丝益棼 整理蚕丝不找头绪;结果越整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不但问题没解决反而更加复杂。棼:纷乱。
遏恶扬善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经文纬武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背腹受敌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尾生之信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香销玉沉 香、玉:美女;销:通“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出头露面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还指出面活动、做事、讲话。
下临无地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刀光剑影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识字知书 谓有文化知识。
己溺己饥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悬石程书 形容勤于政事。
婆婆妈妈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死不开口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生公说法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珠玉之论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珍楼宝屋 珍奇的楼阁,华丽的房屋。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
胜友如云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断织劝学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起死回生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二三其意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战不旋踵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忘乎所以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聪明伶俐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大势所趋 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