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贬与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准格。”
例子若使修著一代之典,褒贬与夺,诚一时之俊也。《晋书·祖逖传》
基础信息
拼音bāo biǎn yǔ duó
注音ㄅㄠ ㄅ一ㄢˇ ㄩˇ ㄉㄨㄛˊ
繁体褒貶與奪
感情褒贬与夺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对人的态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钱太守(意思解释)
 - 筋疲力竭(意思解释)
 - 翩翩起舞(意思解释)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意思解释)
 - 丑声远播(意思解释)
 - 杜绝言路(意思解释)
 - 坏法乱纪(意思解释)
 - 流离转徙(意思解释)
 - 十全大补(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亲上成亲(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释)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一览无余(意思解释)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意思解释)
 - 无所畏惧(意思解释)
 - 命途多舛(意思解释)
 - 跃跃欲试(意思解释)
 
※ 褒贬与夺的意思解释、褒贬与夺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李代桃僵 |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 
| 书通二酉 |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 
| 将计就计 |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 
| 当仁不让 |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 
| 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 笃近举远 |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 安于现状 |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 | 
| 肝胆过人 |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 
| 云天雾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 没里没外 |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 女扮男装 |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 立竿见影 |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 时运亨通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 无穷无尽 |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