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而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例子对待犯错误的人应当采取治病救人的方针,而不应该不教而杀。
基础信息
拼音bù jiào ér shā
注音ㄅㄨˋ ㄐ一ㄠˋ ㄦˊ ㄕㄚ
繁体不教而殺
感情不教而杀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不教而诛
反义词谆谆教诲
英语execute without teaching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亲上作亲(意思解释)
 - 含辛茹苦(意思解释)
 - 床上安床(意思解释)
 - 艺高人胆大(意思解释)
 - 沟满壕平(意思解释)
 - 阿世取容(意思解释)
 - 七搭八扯(意思解释)
 - 说一不二(意思解释)
 - 进本退末(意思解释)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释)
 - 寿元无量(意思解释)
 - 过而能改(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前脚后脚(意思解释)
 - 粗服乱头(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分门别类(意思解释)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欢聚一堂(意思解释)
 - 不问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不教而杀的意思解释、不教而杀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武不善作 | 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 | 
| 二百五 |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 
| 浪迹江湖 | 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 | 
| 一钱太守 |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 | 
| 金光闪闪 | 闪闪:光亮闪烁。金光闪烁耀眼 |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 
| 将功补过 |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 
| 处实效功 | 处:办理。效:效验,效果。功:功绩,成效。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讲究功效。 |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 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 促膝谈心 | 促:挨近;促膝:膝盖挨近膝盖。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亲密地交谈心里话。 | 
| 大失所望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 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 牵肠挂肚 |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 洗耳恭听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 北斗之尊 |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贵。 |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 鸳鸯:鸟名,比喻夫妻。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乱点鸳鸯,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比喻胡乱指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