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之祜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承:蒙受;祜:福。蒙受老天的赐福。
出处《诗经·小雅·信南山》:“受天之祜。”
例子章炳麟《民国五豪赞》:“迫窜良将,夷其肢股,屡蹶复兴,承天之祜。”
基础信息
拼音chéng tiān zhī hù
注音ㄔㄥˊ ㄊ一ㄢ ㄓ ㄏㄨˋ
感情承天之祜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蒙受老天的保祐。
近义词承天之祐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混淆是非(意思解释)
- 怪诞不经(意思解释)
- 背腹受敌(意思解释)
- 反唇相稽(意思解释)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八斗之才(意思解释)
- 鹤立鸡群(意思解释)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释)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释)
- 夜深人静(意思解释)
- 顿挫抑扬(意思解释)
- 雄心壮志(意思解释)
- 救经引足(意思解释)
- 赴汤蹈火(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无关紧要(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卑鄙龌龊(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 苟合取容(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意惹情牵(意思解释)
※ 承天之祜的意思解释、承天之祜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前因后果 | 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
敌众我寡 | 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多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
纵横开合 | 指操纵自如。同“纵横开阖”。 |
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藏形匿影 |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刚愎自用 |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主人翁 | 当家作主的人。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转弯磨角 | 见“转弯抹角”。 |
朝升暮合 | 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
强人所难 | 强:勉强。勉强别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