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刍荛之言刍荛之言的意思
chúráozhīyán

刍荛之言



刍荛之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话。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出处《诗经 大雅 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例子巧匠何曾弃樗栎,刍荛之言或有益。(宋 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


基础信息

拼音chú ráo zhī yán

注音ㄔㄨˊ ㄖㄠˊ ㄓ 一ㄢˊ

繁体芻蕘之言

感情刍荛之言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近义词刍荛之见

反义词远见卓识

英语shallow remark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刍荛之言的意思解释、刍荛之言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敌众我寡 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多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阿世取容 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取容:博得别人的欢心。迎合世俗,取悦于人。
材轻德薄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旁征博引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将寡兵微 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
春冰虎尾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鸿儒硕学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光前裕后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水中捞月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绘声绘影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融会贯通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举世无敌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美人迟暮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龙驭上宾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天下第一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雷大雨小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麻木不仁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无声无息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群山四应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五花八门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精兵强将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扯旗放炮 比喻公开张扬。
金蝉脱壳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奸夫淫妇 指通奸的男人和放荡不羁的女人。指淫乱的男女。
异军突起 异军:另外一支军队。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兴起。
不言而喻 言:说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说就可以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