簠簋不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簠、簋:都是古代食器,也用作放祭品;不饬:不整饬。借指贪污。旧时弹劾贪吏常用此语。
出处《汉书·贾谊传》:“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饬’。”
例子至夫簠簋不饬,下官不职者,吾居是邑则不敢非。(明 赵弼《繁邑古祠对》)
基础信息
拼音fǔ guǐ bù chì
注音ㄈㄨˇ ㄍㄨㄟˇ ㄅㄨˋ ㄔˋ
繁体簠簋不飭
感情簠簋不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旧时弹劾贪吏常用此语。
近义词簠簋不修、簠簋不饰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以文乱法(意思解释)
- 识文断字(意思解释)
- 条条大路通罗马(意思解释)
- 定时炸弹(意思解释)
- 任人唯亲(意思解释)
- 惨不忍睹(意思解释)
- 节用裕民(意思解释)
- 莫衷一是(意思解释)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意思解释)
- 吸血鬼(意思解释)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释)
- 损人不利己(意思解释)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释)
- 仁义道德(意思解释)
- 唯物主义(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见危致命(意思解释)
- 前脚后脚(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千丝万缕(意思解释)
- 黄雀衔环(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忙不择价(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簠簋不饬的意思解释、簠簋不饬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二百五 |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生龙活虎 |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争先恐后 |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旁征博引 |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兵荒马乱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天下第一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
牵肠挂肚 |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
汗马功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祝哽祝噎 |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千真万确 |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寥寥无几 |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
骄傲自满 | 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