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毛反裘的成语故事


爱毛反裘

拼音ài máo fǎn qiú

基本解释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出处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二》:“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


爱毛反裘的典故

战国时期,魏国国君魏文侯外出游玩,看见有人反穿着皮袄背柴草,就好奇的问:“你为什么让毛朝里而皮朝外呢?”背柴草的人说:“我很爱惜皮毛。”魏文侯说:“你难道不知道,如果皮磨损破了,毛也就无处依附了吗?”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爱毛反裘)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枉尺直寻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朱熹集注:“枉,屈也;直,伸也。八尺为寻,所屈者小,所伸者大也。”
不可胜举 明 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传世者虽不可胜举。”
刚正不阿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满天星斗 唐 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
五花大绑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二:“顺着捆来横着绑,五花大绑吊在二梁上。”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杨柳依依
秣马厉兵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无时无刻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却像掉了一件东西的,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举善荐贤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