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得咎的成语故事

拼音dòng zhé dé jiù
基本解释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辄:就;总是;咎:责备。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动辄得咎的典故
唐朝时期,韩愈学识渊博,被任命监察御史,因反对宦官利用“宫市”敲诈百姓,触怒了唐德宗被贬,后在唐宪宗时调回京城任吏部员外郎,他又因华州刺史之事被贬为国子监博士,他作《进学解》感慨自己:“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动辄得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老实巴交 | 徐光耀《平原烈火》:“一个一个心慈面善,全是老实巴交的。” |
穷家富路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3回:“再者银子虽多,贤弟只管拿去。俗语说得好:‘穷家富路。’” |
溢于言表 | 明 朱舜水《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来书十读,不忍释手,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
反治其身 | |
结驷连骑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 |
走南闯北 | 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这年月呀,女人尊贵啦,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 |
粗服乱头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 |
互通有无 | 唐 韩愈《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
螓首蛾眉 | 《诗经 卫风 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令人满意 | 邓小平《太行区的经济建设》:“合作运动也还不能令人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