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毛麟角的成语故事


凤毛麟角

拼音fèng máo lín jiǎo

基本解释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出处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凤毛麟角的典故

谢超宗是南朝宋人,原籍阳夏,著名文学家谢灵运的孙子。谢超宗聪明好学,文章写得很漂亮,后来的宋孝武帝刘骏很赏识他。

《南史·谢超宗传》载,谢超宗曾任孝武帝第八子新安王刘子鸾的 “常侍”,王府中重要文告函件,都是谢超宗的手笔,颇有盛誉。新安王的母亲殷淑仪逝世时,表彰死者的一篇诔词,就是高超宗写的。孝武帝读后,非常称赞。说道:“超宗殊有凤毛,灵运复出!”感叹说又出了一个谢灵运啊!今以“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和物。

右卫将军刘道隆在坐,出候超曰:“方侍宴至尊,说君有凤毛。”谢徒跣还内,道隆谓检觅凤毛,待至暗而去。

宋武帝曾经说:“谢超宗很有凤毛。”右卫将军刘道隆当时也在座,出来等到谢超宗,对他说:“刚才宴席上,皇上说你有凤毛。”谢超宗光着脚走进屋里,刘道隆以为是取凤毛去了,直等到天黑了才离开。

谢超宗是刘宋著名的文人,父亲叫谢凤,祖父是赫赫有名的谢灵运。孝武帝非常欣赏谢超宗的文才,赞扬他“有凤毛”,拿他和他的祖父谢灵运相比。旁边有个叫刘道隆的将军,听到这话后不知道皇帝称赞谢超宗“有凤毛”,是表扬他的学识才华,还以为谢超宗真的有“凤毛”这种稀罕宝贝。

这一天,刘道隆专程登门拜访, 口口声声要看谢超宗的“凤毛”。他不知道谢超宗的父亲名“凤”,这样一口一声要看“凤毛”,触犯了谢超宗的家讳,导致谢超宗慌慌张张,来不及穿鞋就躲到室内。不学无术的刘道隆不明所以,还傻傻地等在那里,以为谢超宗进去找“凤毛”了,结果等到天黑了也不见谢超宗出来,只好悻悻地走了。

这个故事被传为千古笑谈。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凤毛麟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疾如旋踵 唐·冯用之《机论上》:“一得一失,易于反掌,一兴一亡,疾如旋踵,为国家者可不务乎?”
没颠没倒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你两个都不为年纪老,怎么的便这般没颠没倒,对官司不分个真假,辨个清浊。”
挺身而出 《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邻郡,得援军数百,逐其草冠,复有其城,毫民赖是以济。”
尽信书不如无书 语出《孟子 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 陆九渊《政之宽猛孰先论》:“鸣呼,尽信书不如无书。”
力所能及 唐 裴铏《传奇 韦自东》:“殿于宏壮,林泉甚佳,盖唐开元中万回师弟子之所建也;似驱役鬼工,非人力所能及。”
背腹受敌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吾无水战之具,而使淮兵断正阳浮桥,则我背腹受敌。”
顺口溜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几句顺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势:上面放,下面望,中间有些顶门杠!”
患难与共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活蹦乱跳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
遗形藏志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