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隆晒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人腹中装书,很有学问。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例子郝隆晒书的故事让人发笑
基础信息
拼音hǎo lóng shài shū
注音ㄏㄠˇ ㄌㄨㄥˊ ㄕㄞˋ ㄕㄨ
繁体郝隆曬書
感情郝隆晒书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有学问。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地地道道(意思解释)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释)
- 沟满壕平(意思解释)
- 褒善贬恶(意思解释)
- 阿世取容(意思解释)
- 视微知着(意思解释)
- 叫化子(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寿元无量(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斗水活鳞(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引领翘首(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战不旋踵(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单刀直入(意思解释)
- 转弯磨角(意思解释)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释)
- 精兵强将(意思解释)
- 二缶钟惑(意思解释)
- 好来好去(意思解释)
※ 郝隆晒书的意思解释、郝隆晒书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有胆有识 |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
反求诸己 |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
歇斯底里 | 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
肝胆过人 |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
出头露面 |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还指出面活动、做事、讲话。 |
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天下第一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无所畏惧 |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临危授命 |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
挥戈反日 |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
慢条斯理 |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顾影自怜 | 看着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原形容孤独失意;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