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时度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审度时势。
出处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掌故·陈侍御奏折》:“林则徐不能揆时度势,妥善办理,致夷人激而用兵。”
例子清·冯桂芬《江苏减赋记》:“欲求一贤督抚言之,而揆时度势,不可轻动,故迟之。”
基础信息
拼音kuí shí dù shì
注音ㄎㄨㄟˊ ㄕˊ ㄉㄨˋ ㄕˋ
繁体揆時度勢
感情揆时度势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审时度势、揆情审势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抱头鼠窜(意思解释)
- 安内攘外(意思解释)
- 支支吾吾(意思解释)
- 个人主义(意思解释)
- 辙鲋之急(意思解释)
- 陌路相逢(意思解释)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解释)
- 外圆内方(意思解释)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释)
- 流离颠沛(意思解释)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释)
- 官僚主义(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罄竹难书(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茕茕孑立(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胜友如云(意思解释)
- 便还就孤(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揆时度势的意思解释、揆时度势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倒背如流 | 能很流利地把书本、诗文或资料倒转过来背。形容读得滚瓜烂熟。 |
二百五 |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
大名鼎鼎 |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
物阜民安 | 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
野心勃勃 |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盘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很大。 |
阿世取容 | 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取容:博得别人的欢心。迎合世俗,取悦于人。 |
穷家富路 |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源源不断 |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没里没外 |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春冰虎尾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风急浪高 | 形容风浪很大。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师严道尊 |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 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
超凡入圣 |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进入圣贤境界。后来多指学术、技艺、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
马龙车水 | 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