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磬笔难书磬笔难书的意思
qìngnánshū

磬笔难书



磬笔难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磬,通“罄”。《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出处《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基础信息

拼音qìng bǐ nán shū

注音ㄑ一ㄥˋ ㄅ一ˇ ㄋㄢˊ ㄕㄨ

繁体磬筆難書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磬笔难书的意思解释、磬笔难书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谈笑风生 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饶有兴趣;气氛热烈。风生:有兴致;很风趣。
乐道安命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铁郭金城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材轻德薄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仰屋著书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推三阻四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成竹在胸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目眩心花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无关紧要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断章截句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半新不旧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不问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饿殍遍野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他山之石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今夕何夕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是良辰。
经国之才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牛头不对马嘴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成己成物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大显神通 神通:原为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极其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
行不副言 谓言行不一。
心猿意马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兵无斗志 士兵缺乏作战的决心和勇气。
朽木死灰 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开柙出虎 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疑人疑鬼 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形容非常多疑。
罪有攸归 攸:所。罪责有所归属。指罪犯必受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