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马于唐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
出处庄周《庄子 田子方》:“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唐肆也。郭象注:“唐肆,非停马处也。”
例子苏曼殊《与刘半农书》:“(达吐,)西域术语,或神秘之名,即查泰西字书,不啻求马于唐肆。”
基础信息
拼音qiú mǎ yú táng sì
注音ㄑ一ㄡˊ ㄇㄚˇ ㄩˊ ㄊㄤˊ ㄙˋ
繁体裘馬于唐肆
感情求马于唐肆是贬义词。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形容白费功夫。
近义词缘木求鱼、求马唐肆、求马于唐市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意思解释)
 - 嘘寒问暖(意思解释)
 - 超俗绝世(意思解释)
 - 斗方名士(意思解释)
 - 居重驭轻(意思解释)
 - 费尽心机(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安眉带眼(意思解释)
 - 千丝万缕(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恶醉强酒(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错落有致(意思解释)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精兵强将(意思解释)
 - 惊心悼胆(意思解释)
 - 经国之才(意思解释)
 - 无微不至(意思解释)
 - 惊惶失措(意思解释)
 
※ 求马于唐肆的意思解释、求马于唐肆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逴俗绝物 | 犹言超世绝俗。 | 
| 为民请命 | 请命:请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 
| 白费心机 | 白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 胆如斗大 |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 
| 举善荐贤 |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 不费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 捞一把 |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 以弱制强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 偶一为之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 连珠炮 |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 难上加难 |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 
| 断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 抱恨黄泉 |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 无穷无尽 |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 
| 轰轰烈烈 |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