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贤如渴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慕求贤人,如渴思饮。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举传》:“昔在前世,求贤如渴。”
例子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贞观之初,求贤如渴。”
基础信息
拼音qiú xián rú kě
注音ㄑ一ㄡˊ ㄒ一ㄢˊ ㄖㄨˊ ㄎㄜˇ
繁体裘賢如渴
感情求贤如渴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爱惜人才。
近义词求贤若渴
反义词妒贤嫉能
英语be eager to enlist the help of the virtuous and talente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豆萁燃豆(意思解释)
- 青山绿水(意思解释)
- 骨肉离散(意思解释)
- 臭名远扬(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意思解释)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释)
- 安步当车(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法不阿贵(意思解释)
- 受益匪浅(意思解释)
- 卑鄙龌龊(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会少离多(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释)
- 妖魔鬼怪(意思解释)
- 力屈道穷(意思解释)
- 珠联璧合(意思解释)
- 末大必折(意思解释)
- 乱作一团(意思解释)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意思解释)
※ 求贤如渴的意思解释、求贤如渴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嘴里牙多 | 谑语,指会说话 |
梦幻泡影 | 佛教用语。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梦境、幻术、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后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 |
靡所底止 | 谓没有止境。 |
褒善贬恶 |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
自己人 |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内人。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想望丰采 | 见“想望风采”。 |
将功补过 |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明争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
三长两短 |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
火烛银花 |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美人迟暮 |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汗马功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黄钟毁弃 |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