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杖理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治理百姓不滥用刑罚。形容为官宽仁爱民。束杖,收起刑具。
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有刑罚徒流绞斩,吊拷絣把。设而不用,束杖理民宽雅。”
例子上圣自从隋炀帝封为嘉州太守,爱惜黎庶,束杖理民。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一折
基础信息
拼音shù zhàng lǐ mín
注音ㄕㄨˋ ㄓㄤˋ ㄌ一ˇ ㄇ一ㄣˊ
感情束杖理民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残花败柳(意思解释)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释)
 - 栋梁之材(意思解释)
 - 喟然长叹(意思解释)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意思解释)
 - 以身试法(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大张旗鼓(意思解释)
 - 走南闯北(意思解释)
 - 鬼头鬼脑(意思解释)
 - 专心一志(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胜友如云(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纵横天下(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束杖理民的意思解释、束杖理民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齿牙为祸 | 齿牙:比喻谗言。指谗言拨弄,造成灾祸。 | 
| 一轨同风 |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 
| 犀牛望月 |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 
| 胸有成竹 |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 斗唇合舌 |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 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 牛郎织女 |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 进进出出 |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 |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 闭门读书 |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 驰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灵。 |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 
| 材优干济 | 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 
| 骂骂咧咧 |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