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五经扫地五经扫地的意思
jīngsǎo

五经扫地



五经扫地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五经:借指文人。把文人的脸都丢尽了。旧时也指圣人之道泯灭。

出处《新唐书·祝钦明传》:“帝与群臣宴,钦明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眄,帝大笑。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是举《五经》扫地矣。’”

例子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五经扫地,祝钦明自亵斯文;一木撑天,晋王敦未可擅动。”


基础信息

拼音wǔ jīng sǎo dì

注音ㄨˇ ㄐ一ㄥ ㄙㄠˇ ㄉ一ˋ

繁体五經掃地

感情五经扫地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斯文扫地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五经扫地的意思解释、五经扫地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目迷五色 迷:迷乱;五色:指各种颜色。眼睛被五彩缤纷的事物所迷惑。形容色彩纷呈;使人眼花缭乱;也形容事物错综复杂;辨不清本质所在。
身无分文 形容非常贫穷。
经帮纬国 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残花败柳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放牛归马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严刑峻法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堂堂一表 形容身材魁伟,相貌出众。
防患于未然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穷乡僻壤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遁世离俗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赶尽杀绝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兢兢战战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学而不厌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之死靡二 同“之死靡它”。
前脚后脚 比喻紧跟着。
俭以养德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光前裕后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气吞牛斗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马牛其风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珠还合浦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横七竖八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祝哽祝噎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无穷无尽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如火如荼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河山之德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饿殍遍野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天相吉人 相:保佑,帮助;吉人:善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
流风馀俗 遗留的风气、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