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兵罢战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兵:打仗。停止或结束战争。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只为宋朝南渡以后,绍兴、淳熙年间,息兵罢战,君相自谓太平,纵情逸乐。”
例子清·陈忱《水浒后传》第12回:“情愿招为驸马,两家息兵罢战。”
基础信息
拼音xī bīng bà zhàn
注音ㄒ一 ㄅ一ㄥ ㄅㄚˋ ㄓㄢˋ
感情息兵罢战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停战。
近义词休兵罢战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奔走相告(意思解释)
-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意思解释)
- 回心转意(意思解释)
- 明若观火(意思解释)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意思解释)
- 习非成是(意思解释)
- 秋水伊人(意思解释)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释)
- 不分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材轻德薄(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营私舞弊(意思解释)
- 到此为止(意思解释)
- 扬威耀武(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岁寒三友(意思解释)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释)
- 饿殍满道(意思解释)
※ 息兵罢战的意思解释、息兵罢战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舍安就危 | 舍:放弃;就:趋,从。舍弃安逸而趋于危险。形容违背常情,不理智。 |
短褐不全 | 短褐:粗麻布短衣。粗布短衣还破旧不完整。形容生活贫苦。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 | 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上气不接下气 |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
旁若无人 | 旁:旁边;若;好像。身边好像没有人。形容自视高大;态度傲慢。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
林下风致 | 同“林下风气”。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
以小见大 |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
谦受益,满招损 | 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沤沫槿艳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
黄雀衔环 |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轰轰烈烈 |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
阿时趋俗 |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
强颜欢笑 |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
落荒而逃 | 离开大路;逃向荒野。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