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惊胆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碎:破裂。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
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30回:“下令急回兵北走。众军心惊胆碎,兵溃争先。”
例子金玉舟《赵匡胤》第22章:“慌得心惊胆碎,如热锅上的蚂蚁。”
基础信息
拼音xīn jīng dǎn suì
注音ㄒ一ㄣ ㄐ一ㄥ ㄉㄢˇ ㄙㄨㄟˋ
感情心惊胆碎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心惊胆战、心惊胆寒、心惊胆颤
英语shake with fear
俄语трепетáть от ужаса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绝长续短(意思解释)
 - 径情直遂(意思解释)
 - 香销玉沉(意思解释)
 - 胆如斗大(意思解释)
 - 赶尽杀绝(意思解释)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败俗伤风(意思解释)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胆大心小(意思解释)
 - 飞蛾扑火(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冒失鬼(意思解释)
 - 沉鱼落雁(意思解释)
 - 骂骂咧咧(意思解释)
 - 神不知鬼不觉(意思解释)
 - 大起大落(意思解释)
 
※ 心惊胆碎的意思解释、心惊胆碎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以文乱法 |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 
| 绳之以法 | 绳:准绳;引申为制裁;之:代词代犯法的人;以:用;拿;法:法律;法令。用法律作准绳;给予制裁。 | 
| 反复无常 |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 
| 恶衣恶食 |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 外圆内方 |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 
| 出头露面 |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还指出面活动、做事、讲话。 | 
| 快心满志 | 见“快心遂意”。 |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 水中捞月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 悬石程书 | 形容勤于政事。 | 
| 粗制滥造 |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 
| 铁树开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 举世无敌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 风风雨雨 | 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 | 
| 满面春风 | 春风:春天温暖的风。本指春风拂面;温暖宜人。现指心情喜悦;满脸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 | 
| 虑周藻密 |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 五花八门 |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 挥戈反日 |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 
| 天下为一 | 一:统一。指国家统一 | 
| 声驰千里 |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