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悦诚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诚地服气或服从。悦:愉快;诚:真心。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例子小弟若在两位才女跟前称了晚生,不但毫不委曲,并且心悦诚服。(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基础信息
拼音xīn yuè chéng fú
注音ㄒ一ㄣ ㄩㄝˋ ㄔㄥˊ ㄈㄨˊ
繁体心悦誠服
正音“服”,不能读作“fù”。
感情心悦诚服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辨形“悦”,不能写作“乐”。
辨析心悦诚服和“五体投地”;都可以形容非常佩服。但“五体投地”是用来形容这种动作的;强调佩服的程度深;有时带有诙谐和讽刺的意味;心悦诚服则含有“乐意”的意思;强调真心真意;不虚假。
近义词心甘情愿、心服口服
反义词口服心不服
英语admire from the heart
俄语от души согласиться(искренне признать)
日语喜(よろこ)んで心服(しんぷく)する
德语von etwas hundertprozentig überzeugt sein(jn/etwas aufrichtig bewundern)
法语se soumettre de bon gré(être bien convaincu)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女娲补天(意思解释)
- 任人唯亲(意思解释)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释)
- 龙腾虎跃(意思解释)
- 惊心动魄(意思解释)
- 玉卮无当(意思解释)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释)
- 化鸱为凤(意思解释)
- 离弦走板(意思解释)
- 绊脚石(意思解释)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女扮男装(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释)
※ 心悦诚服的意思解释、心悦诚服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虚位以待 | 留着位置等待。 |
解铃还须系铃人 | 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 |
老实巴交 | 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 |
鸥鸟不下 | 鸥鸟不愿飞下来。比喻察觉他人将伤害自己,加倍防范。 |
严刑峻法 |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直截了当 |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出头露面 |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还指出面活动、做事、讲话。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气象万千 |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将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叽叽喳喳 | 语音杂乱。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