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莸异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薰莸:香草和臭草。香草和臭草不能收藏在同一个器皿里。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出处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新旧唐书》:“凡作史者,美恶必宜别卷,所以类族辨物,使薰莸异器,阅者一览可知。”
基础信息
拼音xún yóu yì qì
注音ㄒㄨㄣˊ 一ㄡˊ 一ˋ ㄑ一ˋ
感情薰莸异器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薰莸不同器
反义词薰莸同器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孤身只影(意思解释)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释)
- 销声匿迹(意思解释)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释)
- 不分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昂首挺胸(意思解释)
- 必由之路(意思解释)
- 巧上加巧(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茕茕孑立(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将夺固与(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子继父业(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草满囹圄(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薰莸异器的意思解释、薰莸异器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铁郭金城 |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爱才如渴 |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生拉硬扯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男大当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驾轻就熟 |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寥寥无几 |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
轰轰烈烈 |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是良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