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武耀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扬威曜武”。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臣已有退诸葛亮之计。不用魏军扬武耀威,蜀兵自然走矣。”
基础信息
拼音yáng wǔ yào wēi
注音一ㄤˊ ㄨˇ 一ㄠˋ ㄨㄟ
繁体揚武燿威
感情扬武耀威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耀武扬威、扬威耀武、宣威耀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止戈为武(意思解释)
 - 付之一炬(意思解释)
 -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意思解释)
 - 严阵以待(意思解释)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释)
 - 春风风人(意思解释)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释)
 - 皮开肉绽(意思解释)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释)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释)
 - 扬威耀武(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十恶不赦(意思解释)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欢聚一堂(意思解释)
 - 色厉内荏(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闭门读书(意思解释)
 - 聪明伶俐(意思解释)
 
※ 扬武耀威的意思解释、扬武耀威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万众一心 |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 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 苦思冥想 |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 
| 笃近举远 |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 以弱制强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 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 立竿见影 |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 
| 受益匪浅 |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 祝哽祝噎 |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