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针拾芥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事物互相感应。语本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顿牟,琥珀。一说为玳瑁。
出处语出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顿牟,琥珀。一说为玳瑁。
例子蠲忿忘忧,其感应也何故?引针拾芥,其情性也何居?明·王廷相《策问》
基础信息
拼音yǐn zhēn shí jiè
注音一ㄣˇ ㄓㄣ ㄕˊ ㄐ一ㄝˋ
繁体引針拾芥
感情引针拾芥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绘影绘声(意思解释)
- 迷而不反(意思解释)
- 坐薪悬胆(意思解释)
- 没颠没倒(意思解释)
- 严阵以待(意思解释)
- 男女授受不亲(意思解释)
- 功成名就(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花拳绣腿(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大张旗鼓(意思解释)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释)
- 尘外孤标(意思解释)
- 阳春白雪(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纵横天下(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受益匪浅(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草满囹圄(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引针拾芥的意思解释、引针拾芥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训练有素 | 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 |
贫贱不移 | 移:改变。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 指为官声名很坏,任凭人们笑骂,还是泰然自若当自己的官。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
自力更生 |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永垂不朽 |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荡然无余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天相吉人 | 相:保佑,帮助;吉人:善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 |
慢条斯理 |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欲速则不达 |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