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后以“一日三岁”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出处《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例子《北史·王肃传》:“不见君子,中心如醉,一日三岁,我劳如何。”
基础信息
拼音yī rì sān suì
注音一 ㄖˋ ㄙㄢ ㄙㄨㄟˋ
繁体一日三歲
感情一日三岁是中性词。
用法作定语、宾语;形容思念殷切。
近义词一日三秋、一日三月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盈科后进(意思解释)
 - 眼泪洗面(意思解释)
 - 日甚一日(意思解释)
 - 开门见山(意思解释)
 - 鬼怕恶人(意思解释)
 - 挺身而出(意思解释)
 - 超俗绝世(意思解释)
 - 反唇相稽(意思解释)
 - 过五关,斩六将(意思解释)
 - 想望丰采(意思解释)
 - 有约在先(意思解释)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释)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释)
 - 举贤任能(意思解释)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释)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释)
 - 营私舞弊(意思解释)
 - 飞檐走壁(意思解释)
 - 作乱犯上(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前脚后脚(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一日三岁的意思解释、一日三岁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浇风薄俗 | 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 | 
| 费尽心思 | 心思: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 
| 绳之以法 | 绳:准绳;引申为制裁;之:代词代犯法的人;以:用;拿;法:法律;法令。用法律作准绳;给予制裁。 | 
| 横眉冷对千夫指 | 比喻以愤恨和轻蔑的态度对待敌人的攻击。 | 
| 黄台之瓜 |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 金光闪闪 | 闪闪:光亮闪烁。金光闪烁耀眼 | 
| 防患于未然 |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 尘外孤标 |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 闭门读书 |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 
| 饿殍遍野 |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 
| 张徨失措 | 见“张皇失措”。 | 
| 他山之石 |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 
| 一目十行 |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 
| 出神入化 |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 
| 烟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 
| 表面文章 |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 
| 十八层地狱 | 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 |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 
| 有机可乘 | 机:机会;乘:趁。有空子可钻。指客观上提供了可以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机会。 | 
| 奸夫淫妇 | 指通奸的男人和放荡不羁的女人。指淫乱的男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