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始有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有开始也有结束。指做事能够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例子毛泽东《矛盾论》:“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
基础信息
拼音yǒu shǐ yǒu zhōng
注音一ㄡˇ ㄕˇ 一ㄡˇ ㄓㄨㄥ
繁体有始有終
正音“终”,不能读作“zōng”。
感情有始有终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辨形“终”,不能写作“中”。
辨析有始有终和“有头有尾”;都含有“做事能坚持始终”的意思。但有始有终偏重在坚持、始终如一;常作书面语;“有头有尾”偏重在到底;有个结束;常作口头语;是形象的比喻。并常用来形容文章、故事完整。
歇后语厕所挂铃
谜语厕所挂铃
近义词有头有尾、有始有卒
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有头无尾
英语carry something through to the end
俄语довести начáтое до концá(довести до завершения)
日语終始一貫(しゅうしいっかん)す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急中生智(意思解释)
- 斗方名士(意思解释)
- 哀而不伤(意思解释)
- 故步不离(意思解释)
- 皮开肉绽(意思解释)
- 苦口之药(意思解释)
- 惹事生非(意思解释)
- 归马放牛(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大张旗鼓(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奇货可居(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凤协鸾和(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手不释书(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驾轻就熟(意思解释)
- 望尘靡及(意思解释)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意思解释)
- 弥留之际(意思解释)
- 一目十行(意思解释)
- 满天飞(意思解释)
- 强颜欢笑(意思解释)
- 断子绝孙(意思解释)
- 生气勃勃(意思解释)
※ 有始有终的意思解释、有始有终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
旦夕之间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安于现状 |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 |
不费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取而代之 |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体;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 |
沤沫槿艳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反面无情 | 翻脸不讲情面。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不留情面。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弟子孩儿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
难上加难 |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运筹帷幄 |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
屡试不爽 | 屡次试验都不错。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悲不自胜 |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