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ān

一端


拼音yī duān
注音一 ㄉㄨㄢ
词性名词

一端

词语解释

一端[ yī duān ]

⒈  指物件的一头。指事情的一点或一个方面。方言。表示一舀的数量。表布帛数量。古代布帛二端相向卷,合为一匹,一端为半匹,其长度相当于二丈。

引证解释

⒈  指物件的一头。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门口是一块活板,人一进门,踏着木板的这一端,塑在那一端的他便扑过来,铁索正套在你脖子上。”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我得了一支五彩漆管的铅笔,一端有个橡皮帽子。”

⒉  指事情的一点或一个方面。

汉 王充 《论衡·实知》:“夫术数直见一端,不能尽其实。”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今粗明其一端,亦可思过半矣。”
清 方苞 《读邶鄘至曹桧十一国风》:“或同始而异终,或将倾而復植,岂可以一端尽哉?”
鲁迅 《呐喊·端午节》:“他自己说,他是自从出世以来,只有人向他来要债,他从没有向人去讨过债,所以这一端是‘非其所长’。”

⒊  表布帛数量。古代布帛二端相向卷,合为一匹,一端为半匹,其长度相当于二丈。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夫中国一端之縵,得 匈奴 累金之物。”
《古诗十九首》之十八:“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綺。”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币锦二两” 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所谓匹也。”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张友正 ﹞与染工为邻,或问其故。答曰:‘吾欲假其縑素学书耳。’于是与约,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酬二百金。如是日书数端。”

⒋  方言。表示一舀的数量。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十七:“盛佳秀 舀了一端饲。”

国语辞典

一端[ yī duān ]

⒈  长形物体的一顶点。

《淮南子·说林》:「钧之缟也,一端以为冠,一端以为絑。」

⒉  事情的一点或一方面。

汉·王充《论衡·实知》:「夫术数直见一端,不能尽其实。」

⒊  半匹布。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句下晋·杜预·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所谓匹也,二两二匹。」
《文选·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分字解释


※ "一端"的意思解释、一端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班固的说法虽然有张扬儒学的意思在内,但他也看到了先秦诸子思想对话与争鸣发展的路径,是由各执一端走向百川归海。

2.桥啊,家乡的桥,民族的桥,你一端连着昔日的贫困,一端连着今日的繁荣,坚实的桥墩就是我们这个民族不屈的个性。“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伟大的中国成功架设了一座座通向小康、走向世界的理想大桥。

3.人心就像是一个沙漏,沙漏的一端是愤怒,而另外一端则是爱。当一头被填满时,另一头必然只会是空空如也。

4.彭细根先忧后喜,他在电话的一端高兴地告诉笔者:“这下好了,总算可以安安心心地在这儿干活了。

5.处世本是立身之一端,对人对物是敬。持己则是谦虚;敬是对于生命最有价值的东西的眷恋。到失去虔诚情感的时候,就不会作向上的企图,使生命成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了。

6.一端附近有可移动金属钩的木制杠杆,用来搬运木头。类似尖头搬钩,但有一常带齿的钝顶。

7.如果是你在电话一端,用好听的声音低低对我说:“今晚出来吧。”也许我的心,早就醉了,不用再这么苦苦清醒。

8.只在半英里以外有一个警戒哨,位于铁道线上,桥的这一端有一名哨兵把守。

9.但是,由于这两种理论脱离了实践的基础,因此,又不可避免地具有理论上的局限性,陷入各执一端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10.北面,即最近的一端,一座孤山拔地而起,山的东西两侧则是一抹低地,把大地点缀得婀娜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