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ànyán

汗颜


拼音hàn yán
注音ㄏㄢˋ 一ㄢˊ

繁体汗顏
词性动词

汗颜

词语解释

汗颜[ hàn yán ]

⒈  因羞愧而汗发于颜面,泛指惭愧。

不善为斫,血指汗颜。——韩愈《祭柳子厚文》

blush with shame; feel deeply shamed;

引证解释

⒈  脸上出汗。

唐 韩愈 《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斵,血指汗颜。”

⒉  形容羞愧。

元 高文秀 《渑池会》第二折:“我若输了呵,面搽红粉,岂不汗颜。”
清 方文 《送史趾祥归宜兴兼寄陈定生周颖侯》诗:“学稼仍艰食,求人每汗颜。”
郭小川 《赠友人》诗:“而我和你,尤其是我付出的却是那么少、那么少,以至永远感到汗颜。”

国语辞典

汗颜[ hàn yán ]

⒈  因心中羞惭而出汗。

唐·韩愈〈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斵,血指汗颜。」
《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事遂心曰如愿,可愧曰汗颜。」

分字解释


※ "汗颜"的意思解释、汗颜是什么意思由正一诗词汇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大娘一番话,顿时羞得他汗颜无地。

2.717,亲一亲爱人;多想见面,诉说思念;怕你不愿,着实汗颜;仍在想念,一直未变。717,勇敢说出我的心愿,愿与你一生相伴。

3.汗颜的眼神弥漫着从未有过的悲伤,一身素服,双眉紧锁,双手背后,来回踱步,小儿子汉达侍立一旁,神情哀伤。

4.这一切,确实达到了“出世”境界,实非普通之人可以企及,也足令那些胆小慎微、城府浓厚、左顾右盼、私心杂念、阿谀奉承之辈感到汗颜甚至无地自容。

5.“避风头”本为惯犯的逃命伎俩,如今却成了公职人员保全自身的“法宝”,实在让人替法律“汗颜”。

6.少侠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当真令我们汗颜无地。

7.田真顿悟说:“难道我们的骨肉情还不如草木吗?”汗颜羞愧之余,他们摒弃前嫌、重归于好、不再分家。

8.这次世博会,中国馆展示的内容让人汗颜,一组人物雕像,有苦工、乞丐、**、囚犯、衙役、和尚、**鬼、小脚女人等。

9.萧衮只觉汗颜,魔门中人时常嘲讽朝廷官员肠肥脑满、蠢笨如猪;如今看来,蠢笨如猪者有,但未必尽是朝廷官员了……

10.自从遇见,一直暗恋;多想见面,诉说思念;怕你不愿,着实汗颜;仍在想念,一直未变。520表白日,勇敢的说出我的心愿,愿与你一生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