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 用徐干臣韵赠子珍
[清代]:樊增祥
半钩淡月,又照见、玉阶人影。记楚佩轻捐,吴笺遥递,天际芳音伫冷。
钿晕罗衫如烟薄,怎禁得、相如秋病。除燕子再来,娇棠全放,始堪临镜。
寻省。当时别酒,兰襟犹凝。甚叶上题诗,花间擪笛,离梦从头唤醒。
妻镜新书,哥瓷淡荈,消领晚春光景。又却是,深夜帘栊下了,睡凫烟静。
半鈎淡月,又照見、玉階人影。記楚佩輕捐,吳箋遙遞,天際芳音伫冷。
钿暈羅衫如煙薄,怎禁得、相如秋病。除燕子再來,嬌棠全放,始堪臨鏡。
尋省。當時别酒,蘭襟猶凝。甚葉上題詩,花間擪笛,離夢從頭喚醒。
妻鏡新書,哥瓷淡荈,消領晚春光景。又卻是,深夜簾栊下了,睡凫煙靜。
唐代·樊增祥的简介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
► 樊增祥的诗(419篇) 〕
明代:
区大相
吾观严子陵,岂缺经世务。玄纁三往反,始识洛阳路。
亲劳万乘问,不肯回头顾。偃仰帝座上,卧起道情愫。
吾觀嚴子陵,豈缺經世務。玄纁三往反,始識洛陽路。
親勞萬乘問,不肯回頭顧。偃仰帝座上,卧起道情愫。
宋代:
张耒
小儿喜学书,满纸如涂鸦。老妇寒不绩,当户理琵琶。
樽中有神物,快泻如流霞。三杯任兀兀,冻脸生春华。
小兒喜學書,滿紙如塗鴉。老婦寒不績,當戶理琵琶。
樽中有神物,快瀉如流霞。三杯任兀兀,凍臉生春華。
明代:
陶宗仪
陇头不待鹤书招,劝驾宾筵礼数饶。芹泮泳游才孔俊,鹏程鶱翥气弥高。
九山霁色浮江渚,十日春风拂柳条。一曲骊驹频唤酒,离愁楚楚正难消。
隴頭不待鶴書招,勸駕賓筵禮數饒。芹泮泳遊才孔俊,鵬程鶱翥氣彌高。
九山霁色浮江渚,十日春風拂柳條。一曲骊駒頻喚酒,離愁楚楚正難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