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
[近现代]:陈方恪
东风换了花光,凉节谢娘池馆。漫熨春衫,犹认酒痕轻浅。
那时小槛追欢处,一径蘼芜堪剪。奈芳盟几许,琐香金箧,寄情都懒。
叹年涯荏苒,销磨绿鬓,梦醒碧山钟板。两袖霜华,送到月明秋坂。
玉楼十二骖鸾去,愁共彩云天远。刘郎病后,凤帷深下,夜长思遍。
東風換了花光,涼節謝娘池館。漫熨春衫,猶認酒痕輕淺。
那時小檻追歡處,一徑蘼蕪堪剪。奈芳盟幾許,瑣香金箧,寄情都懶。
歎年涯荏苒,銷磨綠鬓,夢醒碧山鐘闆。兩袖霜華,送到月明秋坂。
玉樓十二骖鸾去,愁共彩雲天遠。劉郎病後,鳳帷深下,夜長思遍。
唐代·陈方恪的简介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
► 陈方恪的诗(135篇) 〕
唐代:
齐己
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拟欲求图画,枝枝带竹丛。
千株含露态,何處照人紅。風暖仙源裡,春和水國中。
流莺應見落,舞蝶未知空。拟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宋代:
陆文圭
当年彬父遗词臣,列戟傍观色怒嗔。
过水曾无归壁日,稽山已有措金人。
當年彬父遺詞臣,列戟傍觀色怒嗔。
過水曾無歸壁日,稽山已有措金人。
清代:
严遂成
铙歌酾酒客盈庭,画戟朱旗战血腥。入海几时归夏正,媚人何苦陷张经。
屡呈贺表冤宜白,不信私书汗尚青。龟鹿无灵来大鸟,狱门当作夕阳亭。
铙歌酾酒客盈庭,畫戟朱旗戰血腥。入海幾時歸夏正,媚人何苦陷張經。
屢呈賀表冤宜白,不信私書汗尚青。龜鹿無靈來大鳥,獄門當作夕陽亭。
:
丁澎
秋复秋。愁倍愁。为却多情说尽愁。莫愁休未休。
休未休。愁莫愁。尽说情多却为愁。倍愁秋复秋。
秋複秋。愁倍愁。為卻多情說盡愁。莫愁休未休。
休未休。愁莫愁。盡說情多卻為愁。倍愁秋複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