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陈衡恪的诗 >
疏影 秋莲词人诣孤山观梅,词以纪之,予不得同游,次韵寄意
疏影 秋莲词人诣孤山观梅,词以纪之,予不得同游,次韵寄意
[近现代]:陈衡恪
西泠旧碧。引澹影缥缈,扶上双屐。十里疏花,天末遥看,眉边暗惹香泽。
春风欲透琼肌软,似未惜、波寒江国。想夜来、雪意凄然,梦入水沉亭北。
还问逋仙甚处,冷虹细蘸水,愁荡歌力。玉佩无声,鹤语盘空,那管飞鸥来历。
苍茫目断扁舟路,恨不共、石湖吟笔。倚半床、斜月黄昏,起初满怀云阔。
西泠舊碧。引澹影缥缈,扶上雙屐。十裡疏花,天末遙看,眉邊暗惹香澤。
春風欲透瓊肌軟,似未惜、波寒江國。想夜來、雪意凄然,夢入水沉亭北。
還問逋仙甚處,冷虹細蘸水,愁蕩歌力。玉佩無聲,鶴語盤空,那管飛鷗來曆。
蒼茫目斷扁舟路,恨不共、石湖吟筆。倚半床、斜月黃昏,起初滿懷雲闊。
唐代·陈衡恪的简介
陈衡恪(1876.3.12—1923.9.17),又名陈师曾,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师曾出身书生门第,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著名诗人陈三立。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1909年回国,任江西教育司长。从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他受南通张謇之邀,至通州师范学校任教,专授博物课程。1913年又赴长沙第一师范任课,后至北京任编审员之职。先后兼任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授。1923年9月为奔母丧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终年仅47岁。
...〔
► 陈衡恪的诗(23篇) 〕
近现代:
黄福基
蛰居苦炎蒸,一室类枯槁。攒眉朝暮吟,不醉吻犹燥。
昨宵几树风,感此秋意早。携手访山人,纡途认泉绕。
蟄居苦炎蒸,一室類枯槁。攢眉朝暮吟,不醉吻猶燥。
昨宵幾樹風,感此秋意早。攜手訪山人,纡途認泉繞。
元代:
胡奎
安期入东海,采药三蓬莱。东窗绿玉树,岁岁见花开。
弭节昆丘圃,吹笙阆风台。翱翔綵云里,挥手招我来。
安期入東海,采藥三蓬萊。東窗綠玉樹,歲歲見花開。
弭節昆丘圃,吹笙阆風台。翺翔綵雲裡,揮手招我來。
清代:
徐元文
矫矫韩学士,高视薄浮壒。寡虑泊无营,立言道所赖。
痛饮非徒然,寄赏不在外。物情任回遹,揽古意自泰。
矯矯韓學士,高視薄浮壒。寡慮泊無營,立言道所賴。
痛飲非徒然,寄賞不在外。物情任回遹,攬古意自泰。
清代:
王孙蔚
才离越岭又吴湄,寥落江湖忆故居。感愤千秋《鹦鹉赋》,雅骚一代《鹧鸪》诗。
篱栽黄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兴莫停明月棹,辋川山色待王维。
才離越嶺又吳湄,寥落江湖憶故居。感憤千秋《鹦鹉賦》,雅騷一代《鹧鸪》詩。
籬栽黃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興莫停明月棹,辋川山色待王維。
元代:
黄璋
斯文今有主,一代颂鸿儒。道绍二程学,龄登九老图。
化裁金作砺,持守玉为壶。我辈蒙嘉惠,称扬岂近谀。
斯文今有主,一代頌鴻儒。道紹二程學,齡登九老圖。
化裁金作砺,持守玉為壺。我輩蒙嘉惠,稱揚豈近谀。
宋代:
李纲
松林缭峻岭,百尺森葱青。不知何年种,天矫乱龙形。
浓阴翳修途,当暑有馀清。长风一披拂,时作波涛声。
松林缭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
濃陰翳修途,當暑有馀清。長風一披拂,時作波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