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唐代]:李治
为多情、和天也老,不应情遽如许。请君试听双蕖怨,方见此情真处。
谁点注。香潋滟银塘,对抹胭脂露。藕丝几缕。绊玉骨春心,金沙晓泪,漠漠瑞红吐。
连理树。一样骊山怀古。古今朝暮云雨。六郎夫妇三生梦,肠断目成眉语。
须唤取。共鸳鸯翡翠、照影长相聚。西风不住。恨寂寞芳魂,轻烟北渚。
凉月又南浦。
為多情、和天也老,不應情遽如許。請君試聽雙蕖怨,方見此情真處。
誰點注。香潋滟銀塘,對抹胭脂露。藕絲幾縷。絆玉骨春心,金沙曉淚,漠漠瑞紅吐。
連理樹。一樣骊山懷古。古今朝暮雲雨。六郎夫婦三生夢,腸斷目成眉語。
須喚取。共鴛鴦翡翠、照影長相聚。西風不住。恨寂寞芳魂,輕煙北渚。
涼月又南浦。
唐代·李治的简介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
► 李治的诗(18篇) 〕
清代:
方洄
十幅春帆天际飞,篱笆短短隔渔矶。山藏远树云藏屋,村犬无声客到稀。
十幅春帆天際飛,籬笆短短隔漁矶。山藏遠樹雲藏屋,村犬無聲客到稀。
宋代:
张嵲
苍茫云树渺相迎,山县烧余祗故城。
鸡犬不闻仍禁火,经过转见乱离情。
蒼茫雲樹渺相迎,山縣燒餘祗故城。
雞犬不聞仍禁火,經過轉見亂離情。
清代:
陈去病
骄阳时节花如火。猩红一树裙儿妒。莫说柳三多。多男算是他。
并刀和露剖。粒粒相思豆。端的费相思。问伊知不知。
驕陽時節花如火。猩紅一樹裙兒妒。莫說柳三多。多男算是他。
并刀和露剖。粒粒相思豆。端的費相思。問伊知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