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崔与之的诗 >
答李侍郎嘉定庚辰冬之官成都至城外驿侍郎亦赴镇常得相遇于道惠诗答之
答李侍郎嘉定庚辰冬之官成都至城外驿侍郎亦赴镇常得相遇于道惠诗答之
[宋代]:崔与之
柏竹老岁寒,梅矾澹春风。邂逅万里桥,相对双鬓蓬。
论心岂无酒,举盏不忍空。恐渠道旁嗤,咄咄醉颊红。
送以静观颐,答以晦养蒙。障尘马上去,意气如飞鸿。
荆州旧分虎,武陵世凭熊。所至相劳苦,父老携儿童。
地偏舞袖长,鸡脊牛鼎丰。甘棠子孙枝,蒙密成芳丛。
闻之白玉堂,起草谁其工。要为官择人,颇牧还禁中。
胸藏经济方,医国收全功。世事俱尘土,惟有汗竹公。
雨足芎茁苗,风暖蒲长茸。离索抱孤影,目断三峡东。
柏竹老歲寒,梅礬澹春風。邂逅萬裡橋,相對雙鬓蓬。
論心豈無酒,舉盞不忍空。恐渠道旁嗤,咄咄醉頰紅。
送以靜觀頤,答以晦養蒙。障塵馬上去,意氣如飛鴻。
荊州舊分虎,武陵世憑熊。所至相勞苦,父老攜兒童。
地偏舞袖長,雞脊牛鼎豐。甘棠子孫枝,蒙密成芳叢。
聞之白玉堂,起草誰其工。要為官擇人,頗牧還禁中。
胸藏經濟方,醫國收全功。世事俱塵土,惟有汗竹公。
雨足芎茁苗,風暖蒲長茸。離索抱孤影,目斷三峽東。
唐代·崔与之的简介
崔与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年(1234),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二年,除参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著有《崔清献公集》。
...〔
► 崔与之的诗(47篇) 〕
明代:
李之世
欹木崩厓架短桥,盘冈几转度山椒。牛堪负囷归村垄,水自推车灌稻苗。
瘴雨洒林烟不扫,火云酣午叶如烧。虽然也是南中地,却望家园首重翘。
欹木崩厓架短橋,盤岡幾轉度山椒。牛堪負囷歸村壟,水自推車灌稻苗。
瘴雨灑林煙不掃,火雲酣午葉如燒。雖然也是南中地,卻望家園首重翹。
宋代:
袁去华
晓鉴燕脂拂紫绵。未忺梳掠髻云偏。日高人静,沈水袅残烟。
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长鱼雁信难传。无端风絮,飞到绣床边。
曉鑒燕脂拂紫綿。未忺梳掠髻雲偏。日高人靜,沈水袅殘煙。
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長魚雁信難傳。無端風絮,飛到繡床邊。
宋代:
彭汝砺
长春月月与玫瑰,烦近萱堂仔细栽。却语花开无造次,老亲寒食以前来。
長春月月與玫瑰,煩近萱堂仔細栽。卻語花開無造次,老親寒食以前來。
明代:
皇甫汸
窈窕一佳人,铅华世绝伦。花因解语艳,山入画眉颦。
宝髻随时广,罗衣逐态新。坐令幽谷里,无夜不生春。
窈窕一佳人,鉛華世絕倫。花因解語豔,山入畫眉颦。
寶髻随時廣,羅衣逐态新。坐令幽谷裡,無夜不生春。
宋代:
吴芾
湖边策杖步新晴,陡觉胸襟万虑平。
老去不须防意马,静中已是息心兵。
湖邊策杖步新晴,陡覺胸襟萬慮平。
老去不須防意馬,靜中已是息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