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张誾张阁见寄
[宋代]:李廌
我思佳人在何许,太行之阳济川上。
结茆赋诗临清流,我情摇摇日西向。
盘谷秋来阴复晴,谷口与谁来耦耕。
卖刀买犊便能尔,功名付之勃与平。
嗟余追逐老闾里,吟诗作赋不直水。
韦编铅椠幸忘忧,甘与牛衣同卧起。
相从当及壮年时,莫年多感定多悲。
此身安归送归客,岂堪登临行路岐。
万事纷纷战蛮触,不须白眼憎时俗。
但愿如公无荣亦无辱,临流赋诗老亦足。
我思佳人在何許,太行之陽濟川上。
結茆賦詩臨清流,我情搖搖日西向。
盤谷秋來陰複晴,谷口與誰來耦耕。
賣刀買犢便能爾,功名付之勃與平。
嗟餘追逐老闾裡,吟詩作賦不直水。
韋編鉛椠幸忘憂,甘與牛衣同卧起。
相從當及壯年時,莫年多感定多悲。
此身安歸送歸客,豈堪登臨行路岐。
萬事紛紛戰蠻觸,不須白眼憎時俗。
但願如公無榮亦無辱,臨流賦詩老亦足。
唐代·李廌的简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 李廌的诗(227篇) 〕
唐代:
方干
春去春来似有期,日高添睡是归时。虽将细雨催芦笋,
却用东风染柳丝。重雾已应吞海色,轻霜犹自剉花枝。
此时野客因花醉,醉卧花间应不知。
春去春來似有期,日高添睡是歸時。雖将細雨催蘆筍,
卻用東風染柳絲。重霧已應吞海色,輕霜猶自剉花枝。
此時野客因花醉,醉卧花間應不知。
明代:
李舜臣
秋高凭远色,为送武昌行。画省名原重,参藩位不轻。
江楼千里目,湘竹四时情。试发郢中倡,应希和者声。
秋高憑遠色,為送武昌行。畫省名原重,參藩位不輕。
江樓千裡目,湘竹四時情。試發郢中倡,應希和者聲。
:
刘崧
对酒不能饮,高人方醉眠。衣裳侵石冷,冠帻挂云偏。
地迥星联户,风澄露满天。冥冥清夜过,惊起问初筵。
對酒不能飲,高人方醉眠。衣裳侵石冷,冠帻挂雲偏。
地迥星聯戶,風澄露滿天。冥冥清夜過,驚起問初筵。
:
刘蘅
江畔。江畔。独立昂头霄汉。秋晴月色凄盛清。催诗试我性灵。灵性。
灵性。水淡烟柔风劲。
江畔。江畔。獨立昂頭霄漢。秋晴月色凄盛清。催詩試我性靈。靈性。
靈性。水淡煙柔風勁。
唐代:
刘兼
琴中难挑孰怜才,独对良宵酒数杯。苏子黑貂将已尽,
宋弘青鸟又空回。月穿净牖霜成隙,风卷残花锦作堆。
欹枕梦魂何处去,醉和春色入天台。
琴中難挑孰憐才,獨對良宵酒數杯。蘇子黑貂将已盡,
宋弘青鳥又空回。月穿淨牖霜成隙,風卷殘花錦作堆。
欹枕夢魂何處去,醉和春色入天台。
明代:
湛若水
何曾二子游杨辈,霜雪青霞候我门。可是行云无定迹,东风招手白云端。
何曾二子遊楊輩,霜雪青霞候我門。可是行雲無定迹,東風招手白雲端。